WFU

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立冬輕輕補,來碗「四神湯」!



文/黃子玶 醫師

「醫生啊!妳開這個『四神湯』給我女兒吃,吃了會不會長胸部啊!這個不是月經來之後在吃的喔?」
「媽咪~那個是『四物湯』跟『四神湯』不一樣啦!」

你也誤會了嗎?「四神湯」不是四物湯喔!


先前撰文寫過「四物湯」,發現許多人把「四神湯」跟它搞混了!雖然都是四什麼湯的,但是兩種湯可是天南地北的差別唷!

「四神湯」又名「四臣湯」,背後有個美麗的故事~

相傳「四神湯」源自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,身旁伺候的四位大臣由於日夜操勞,相繼病倒。乾隆下命重賞尋覓良醫妙方後,有位高人開出「芡實、蓮子、淮山、茯苓燉煮豬肚」的藥方,四人服用後立即康復,乾隆龍心大悅,昭告天下「四臣,事成!」,宣示四位大臣安好無恙了。從此「四臣湯」在民間廣為流傳,因為閩南語的「臣」和「神」發音相同,日子因為發音的轉變,又因這藥膳的「神」效,就變成了「四神湯」。

「四神湯」確實有神效


中醫經典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記載:「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,主養命;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,主養性;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,主治病;用藥須合君臣佐使。」

四神湯中的四味中藥「芡實、蓮子、淮山、茯苓」,雖不是「主病之謂君」的上藥,無治主病之力,卻都是「佐君之謂臣」的中藥,具有扶佐之功。「四臣」與豬肚或肉類燉煮後食用,能溫脾健胃,對體弱勞累者有扶正補虛的效果,確有其神效!

其中茯苓甘淡益睥,淡滲除濕,健脾安神。芡實甘澀固腎益精,補脾去濕。蓮子甘澀,益腎固精,補脾養心。山藥甘平,益氣養陰,補脾肺腎。現在很多人會加入的薏仁則是甘淡,利水滲濕健脾。

看起來很厲害吧!總結來說「蓮子、山藥、茯苓、芡實、薏仁」幾味藥物,有顧脾胃、利濕氣、安心神的功效,對於環境濕氣較重的台灣很適合,能排除身體多餘水分,照顧腸胃消化系統。簡單的幾味藥材,加上少許排骨,雞肉燉湯,暖呼呼的照顧身體!

「立冬」輕輕的補,來碗四神湯!


天氣漸涼,節氣也來到了11月7日「立冬」。

「立冬」是傳統進補的好時機,根據中醫「天人相應之理」,進補可以溫養五臟,儲存能量以抵禦寒冬並預防疾病。然而,現代人經常大魚大肉,許多人已經營養過剩,過度的進補像是「十全大補湯」、「薑母鴨」、「羊肉爐」這樣溫補的食療反而容易對身體帶來負擔!

平和的「四神湯」,因為藥材性屬平和、不溫不涼,是不同體質都可以吃的平補藥膳!對照顧孩子的腸胃道也很適合,如果擔心孩子發育不好、營養不均衡長不高,吃碗熱騰騰的四神湯,效果更勝昂貴補藥!

冬令進補必須依照個人體質而定,若想要在這個時節照顧自己與家人,不妨諮詢信任的中醫師,開立適合個人或家人的處方,或者來一碗平和的「四神湯」,輕鬆進補無負擔,暖胃也暖心:)

【自己煮四神湯】

食材:
四神湯材料:茯苓20 克、芡實20 克、蓮子20 克、山藥20 克、薏仁40 克。
豬腸,瘦肉片(豬肉切片)或排骨:酌量依喜好程度添加。
調味料:鹽適量。

作法:
1. 薏仁、芡實、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。
2. 豬腸,豬肉片或排骨燙熟備用。
3. 將茯苓、芡實、山藥、薏仁、蓮子放入水中,燉煮 1 個小時。
4. 起鍋前10 分鐘放進豬腸,瘦肉或排骨再滾過、加適量的鹽調味。

延伸閱讀:秋天來臨咳嗽咳不停!請幫孩子照顧呼吸道